近幾年我國石墨烯產業化快速發展,尤其在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初步構建起以石墨烯原材料、研發、制備、應用為主體的產業鏈。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擁有石墨烯技術專利、從事相關制備、銷售、應用、投資、檢測、技術服務的企業數量已達到2584家,其中擁有成形石墨烯業務的企業數量為580家,產業化應用已在不斷推進。
石墨烯發展良好的勢頭不禁讓人眼紅,就連以房地產起家的華麗家族也參與進來,前不久在國家2017年工業強基工程招標角逐中,華麗家族以綜合排名第一而一舉中標石墨烯微片項目。
其實華麗家族早在去年就開始部署石墨烯計劃,2016年12月收購了北京墨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確立了“科技+金融”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而石墨烯就是其中的科技投資之一。話說華麗家族中標的石墨烯微片項目,有業內人士表示,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實施后將有利于加快推進實現電子級石墨烯微片批量化生產。
政策扶持
石墨烯作為一種具有優異的力學、熱學、電學性能的新型碳材料,其研發涉及國家高新技術材料產業基礎、產業關聯到新材料、能源、環境、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對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國已將石墨烯寫進新材料十三五發展規劃之中,而在2017年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中,石墨烯也以前沿新材料的身份被收錄其中。
在上個月召開的石墨烯國際峰會中,工信部原材料司呂桂新表示,工信部非常重視石墨烯產業發展,要在戰略高端領域集中布局一批基礎性重大研發項目,突破一批關鍵技術、關鍵品種和關鍵工藝裝備,推進石墨烯產品應用和產業化發展。
近日,石墨烯在技術研究上屢獲進展,北京化工大學研發出高效、低成本、高品質石墨烯規模化生產新技術,青島科技大學在石墨烯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研究上獲突破,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發了一種氮摻雜的石墨炔材料,用作氧還原反應,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而湖南省鎏源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則自主研發出石墨烯無電快速綠色鍍膜技術,全程實現零排放。
北京化工大學:規模制備石墨烯技術獲進展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毋偉帶領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高效、低成本、高品質石墨烯規模化生產新技術,并于日前與北京中元龍港礦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中試生產線,實現技術轉化。該技術在物理液相剝離法的基礎上創新手段,經中試驗證,可高效率、低成本、無污染地生產高純度石墨烯。
毋偉教授表示,該工藝相較于其它制備方法更加綠色環保,以水為溶劑,在常壓下進行,不加表面活性劑等有機成分,對環境無害;成本較低,每公斤石墨烯成本在500元以內;產品質量好,由于產品主要是剝離法制得,缺陷少,層數低,多在七層以內,片的大小在3至5微米之間,未加入表面活性劑對產品無污染,純度高,產品的導電率接近50000S/m,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所用重要設備都來自市場定型設備,所使用的添加劑也可從市場購買,原料來源廣,可膨或高純鱗片石墨及人工石墨均可,具有很好的產業化前景。
目前,北京中元龍港礦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建成年產1噸的中試生產線,計劃從今年6月開始在內蒙古興和縣建設規模化生產基地。
青島科技大學:石墨烯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研究
青島科技大學海外泰山學者董立峰教授承擔的“石墨烯量子點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的聯合開發”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主要解決了石墨烯基量子點高效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技術問題。研究人員采用美國密蘇里州大學特有的脈沖激光沉積技術,實現了石墨烯基量子點的可控制備;利用美國國家電鏡中心的高分辨電子顯微鏡三維立體成像技術,對石墨烯基量子點進行了結構表征;通過多種元素摻雜、表面化學修飾和量子點負載等手段,實現了石墨烯基材料的電性能調控,提高了其光電轉換效率,獲得了低成本、高性能的石墨烯基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湖南鎏源:石墨烯無電快速綠色鍍膜技術
湖南省鎏源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石墨烯無電快速綠色鍍膜”技術,通過發揮石墨烯的高活化性能,結合自制常溫無電快速鍍膜劑,1分鐘內即可完成單個金屬零件表面鍍膜。整個過程既不使用電能,也無強酸類化學劑,真正實現了“零排放”,可為電鍍行業污染治理提供參考。
研發人員李寧表示,鍍膜所用的多種溶劑均可循環利用,直至自然消耗,或揮發完畢。其中沒有廢水、廢渣遺留,也不含任何強酸強堿性物質。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石墨炔作為催化劑應用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新型能源碳素材料團隊研發了一種氮摻雜的石墨炔材料,用作氧還原反應,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該工作突破了當前研究集中于sp和sp2雜化的碳材料的限制,顯示石墨炔在電催化材料和燃料電池中的巨大應用前景,也為降低氧還原反應中鉑等貴金屬催化劑高昂的成本和儲量有限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解決途徑。
本文網址:http://insofpro.com/?thread-3581-1.html
返回列表